美國教授怒了!“熊孩子”出沒怎么辦
霍維茨教授(Professor Irwin Horwitz)在德州農工大學(Texas A&M)教一門管理方面的課。幾天前,他發給全班三十多名學生一封郵件,指責他們“玷污了學校的聲譽”,并表示再也不教這個班了(此時距學期結束還有一個月),并且給了所有人不及格的成績。
?"熊孩子"讓教授抓狂 ? ? ? ?
是什么讓這位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教授雷霆大怒?按照霍維茨教授的說法,這些學生欺騙、作弊,逃課卻撒謊否認;他們不尊重老師;甚至在網上散布老師的謠言,并罵教授是“笨蛋白癡”?;艟S茨教授對媒體說:“我不得不對付各種欺騙行為,對付個別學生在課堂內外對我的攻擊謾罵,學校甚至不得不派保安到課堂上來?!?/p>
霍維茨教授言辭激烈地告訴學生:“你們的行為表現讓你們無法通過這門課,你們缺乏榮譽感,不夠成熟,你們不具備一個德州農工大學學生應有的素質。我已經厭倦了!”“我受夠了!” 霍維茨教授隨后通過郵件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學校主管部門。他說:“很顯然,這些學生連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了,走向社會他們不是合格的人才?!?/p>
?教授做法引爭議 ? ? ? ?
霍維茨教授的做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,很多即將畢業的學生開始抱怨,因為這門課是商科的必修課,不及格的成績會給他們的畢業和找工作帶來大麻煩。德州農工大學的負責人馬上出來“滅火”,稱“盡管尊重霍維茨教授的個人觀點,可是不會同意給全班學生不及格的成績,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學術水平對成績進行重新評估,同時學校會接管這個班的教學直到期末?!?
這兩天美國的媒體和網絡對這一事件也特別關注。人們一方面對當前美國大學生的素質有很多負面的評價,表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是“被慣壞的、不成熟的孩子”;另一方面也對大學教授管理課堂的能力和他們應有的權利發出質疑。
?美國大學如何管“熊孩子” ? ? ? ?
說到美國大學課堂紀律,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,那時我在州立大學教育系參加中學教師資格培訓,我們學了很多如何管理課堂紀律的課程。記得當時我好奇地問那里的老師:“大學老師是不是也需要學這些教育方面的課程?”老師回答:“不需要,因為他們教的是成年人?!?/p>
現在看來,年齡成年了不等于思想行為成熟了。面對這樣的學生,大學教授們的對策往往有些簡單和極端。加拿大的瑞爾森大學(Ryerson University)的兩位教授就曾以提高考試難度來“強迫”學生重視課堂學習。他們還制定了自己的“土政策”,在課堂上如果三次警告之后還有學生干擾課堂秩序,如打手機、用電腦看電影等等,教授就會立刻離開教室,當天沒有講完的課程學生只好自學了。 ? ? ?
而錫拉丘茲大學(Syracuse University)哲學系的一位教授也曾制定過一條頗具爭議的課堂“規矩”,那就是一旦他發現有學生在底下發手機短信或是看報紙,他就丟下正在教的內容,立刻走人。
看來面對不成熟的大學生,教授們也許真的需要接受“如何維持課堂紀律”的培訓了。
?“熊孩子”事件引發的反思 ? ? ? ?
這一事件也暴露出美國大學存在的一些問題。毋庸置疑,美國一流大學的教育質量和它們培養出的人才在全球享有盛譽??墒嵌鞔髮W的質量則參差不齊。近年來,一些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紛紛遭遇財務和學生來源的危機。 ? ? ? ? ?
為了應對危機,一方面大學降低標準擴大招生,導致課堂人數大幅增加。另一方面在校內對學生的要求放松,對學生的成績“放水”?;艟S茨教授抱怨說他向學校管理部門反映過課堂的問題,可是“管理部門無視學校已有的誠信規則,他們讓這樣的學生通過考試就是為了讓大學賺到更多的錢?!?/p>
注:德州農工大學是一所在美國排在70名左右,擁有超過4萬在校生的大型公立大學。如同其他公立大學一樣,這里的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多,已經超過千人。 ? ? ? ? ?
遠方提示:留學生選擇國外大學時在考慮到學費(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低)的同時,還要多了解大學的教學水平、師生比例、學生生源質量等等。另外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,盡管美國不講究“師道尊嚴”,可是也有基本的尊重老師的概念,那就是上課注意力集中,積極參與,不做干擾老師和他人的行為,如玩手機、交頭接耳聊天等等。再有就是重視大學的誠信守則(honor code),美國很多大學的教授在這方面是非常較真的。 ? ? ? ? ?
總之,就是盡可能在美國大學參差不齊、魚龍混雜的現狀中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學校,在學校中盡自己所能,學有所成。
?版權聲明:大公網教育頻道獨家稿件,轉載須注明來源和作者。